芈月,历史上名声大噪的宣太后。
影视剧里《芈月传》的芈月,原名芈八子。

芈月的大儿子是秦昭襄王,嬴稷。
芈月是秦惠王的一个低等妾,由于身份低微,嬴稷8岁就被派往燕国做质子。
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。
列表如下:
秦惠王——秦武王嬴荡(4年)——秦昭襄王嬴稷(在位56年)——秦孝文王(在位3天)——秦庄襄王(始皇父,在位3年)——秦始皇。
公元前307年,23岁的秦王嬴荡,举鼎身亡。
嬴荡死,事发突然,没有留下遗诏。
嬴荡没有子嗣,他的突然离世,引起国内局势动荡,各派都觊觎王位,周围六国虎视眈眈,秦需要尽快再立新王,于是秦国的王位争夺战打响了。
做秦国的王,谁最有资格呢?
呼声最高的是赢壮,他的优势很明显。
他是惠文王后亲生的。
在诸多庶子中,壮是长子,秦国祖制是立长不立幼
嬴壮在众多王子中是唯一有军功的人。
支持他的人很多,武王后,左相甘茂,许多王公世族等。
另外一个有资格争王的人,嬴稷,正在燕国当质子,已经十年。
秦法规定,质子不奉诏不能回国,否则就是死罪,嬴稷当时是未成年。
在古代,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,嬴稷天时地利都不占,他当王的机会渺茫。
其他王子还太小。
赢壮和他的团队自认为胜券在握,因为竞争对手实力太差了。
他们知道楚国庶出的公主芈八子肯定不甘,她肯定也想让自己儿子嬴稷当王,但以她的实力构不成威胁。
如果她参与夺王之战,就像是从虎口里争食一样,必死无疑。

芈八子不是轻易接受命运摆布的人,她性格顽强,聪明果断,她要争,为自己,为儿子,为家族,冒死也要拼一把,绝不拱手而降。
命运坎坷的芈月深知,如果赢壮当了王,自己一定没有好日子过。
赢壮和芈月关系不好,惠文王后因争宠也与她不和。
赢壮性格粗暴,争强好胜,身边有一群王公贵族围绕,心胸狭窄,自私自利。
惠王死后,芈八子在朝堂中没了依靠,一个娘家是外地的普通妃子,势单力薄。唯一可助她一臂之力的是娘家弟弟,在朝任要职的魏冉。
如何在不利形势下,反败为胜,达到立嬴稷为王的目的呢?
芈八子与弟弟魏冉密谋之后,做出了严密的争王方案。

第一个环节,寻求外援。
说服赵,燕,义渠三个王,帮助她实现计划。
首先让嬴稷顺利回国,回国手续必须合理合法,不能给政敌抓住任何把柄。
这是大谋,涉及三国大王,困难重重,一个长期生活在深宫的女子,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搅动天下风云呢?
计划必须严密,环环相扣,中间不能出任何差错。
没有不透风的墙,一旦走露风声,后果很严重。
要防止王子壮那边的干扰和破坏。
魏冉负责嬴稷回国路途的安全,确保王儿顺利到家。
因为壮一定会派兵阻杀嬴稷。

芈八子花大价钱找到了一个能办事,可靠,口若悬河的说客,出使赵和燕两国。
先说服赵王,只要赵王点了头,燕王就能送嬴稷回秦国。
事出有因。燕王曾经在落魄时投靠过赵王,后来在赵王的帮助下,燕国复国。
世人都知道燕王欠赵王一个天大的人情。
他们也是同盟国。赵王说的话,燕王是听的。
如何说服赵王呢?芈八子又是如何让他心甘情愿地帮助她呢。
说白了,国与国之间往来,利益当头,八子天生是一个政治家,欲取之先予之。

赵王:我为什么要帮助一个秦国的陌生女人呢?
说客:因为您需要宝马,我们可以给您提供2000匹义渠马。
赵王:你们找燕国要人,为啥非要找我呢?
说客:您已经扶持了一个燕王,为什么不能再扶持一个秦王呢?
这个交易,赵王一点不吃亏,他很缺马匹,在古代,马相当于军事武器。
第二个环节。说服燕王送质子回国。
燕王:我放回嬴稷,可是有风险的,万一计划失败,我很难办啊!
说客:你如果成功,您就是秦国的功臣,好处更大呀!
风险评估,利大于弊。
燕王:赵王为什么愿意帮助一个陌生女人?
说客:因为我们给他送了义渠人的战马。
燕王:你的女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义渠王也愿意帮她。
说客:我们主人是一个伟大的人,心里装着天下。
于是,燕王安排质子回家。
有资料可查,义渠王最后被芈八子杀死在床上,并灭了他的国。

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,要说服国内最有权威,在立王问题上有一票决定权的人。
惠王的亲弟弟,赢疾,担任右相一职。此人足智多谋,战功赫赫,辅佐过惠王,武王。他的威信极高,如果他想自立为王,无人能拦。

芈八子私下找嬴疾,说出以下这些话:
我是你嫂子,找你可能会引起流言蜚语,但我心里坦荡,不怕。
我听说,壮要当王,如果是真的,那么我们母子可能活不了多久了,临死前,我要把稷儿接回来,我们母子见个面,你稷侄儿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。
嬴疾听后,大惊失色,"你还不嫌乱吗?无诏回国,死罪"。
"是燕王主动送他回国,让他回来悼念哥哥,不会给叔叔添麻烦"
八子继续表达她的意思:
壮生性残暴,他并不是王的最佳人选,叔叔您威望高,您才是最合适的人,你如果当了王,你的侄儿们才安全,我拥护您当王。
嬴疾心里说: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王。
芈八子说:惠王活着时,他不爱我,但他教会我要爱秦国。什么样的秦国呢?
努力脱贫脱弱,图强的秦国。
孝公,惠王,您为之奋斗,保护的秦国。
惠王虽然杀了商鞅,但商鞅变法的政策还在继续,秦国需要强大,需要一个能带领秦人继续变强的王。
壮做不到,他的身后是王公贵族,但嬴稷可以做到。
谁当王不重要,重要的是秦国。
…………
赢疾最后站在了格局大,有见识,有气魄的芈八子这边。

公元前306年,18岁的嬴稷回国,成为新一任国王,后称秦昭襄王。母亲芈八子被后人称宣太后。
这就是大秦铁血太后。
她执掌秦国国政四十一年。
她坚持商鞅变法,坚持改革,主张统一六国。
她让秦国走出内乱,把弱秦变成强秦,秦国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无敌的军事力量,令得六国再无反抗之力。
如果没有秦宣太后,也许就没有秦国的一统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