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我们学习了已经中的前40个成语,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底41-80个成语。

41、干父之蛊:指儿子能继承父志,完成父亲未竟之业。《周易·蛊》:“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。”
42、枯杨生华: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;比喻老妇得到少男为夫。《周易·大过》:“九五,枯杨生华,老妇得其士夫。”

43、原始要终:指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原始要终,以为质也。”
44、殊途同归 :指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
45、乐天知命:顺应天意的安排,安于自己的处境;也指以乐观的状态面对困境,以睿智的胸怀通达人生。周·姬昌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。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。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”
46、风云际会: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。《周易·乾·文言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万物睹。”
47、无妄之灾:为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《周易·无妄卦》:“六三,无妄之灾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。邑人之灾。”
48、尺蠖之屈:以退为进的策略。《易·系辞下》,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
49、言不尽意: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50、观国之光:参观考察别国或别处的政教风俗。《易经·观卦》:“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”

51、亢龙有悔: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,否则会因失败而后悔,后也指盛久必衰。《易经·乾卦·上九》:亢龙有悔。
52、穷神知化:意思是指深究事物的精微道理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穷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”
53、遏恶扬善:意思是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《周易·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54、无平不陂:没有哪一块平地是绝对平坦的。比喻事情再顺利也会有小的起伏。《易·泰》: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。”
55、天地交泰:,`天地交合,象征“通泰”,后泛指时运昌盛。《易.泰》:“象曰:‘天地交泰’。

56、夫妻反目:是指夫妻不和、吵架。《周易·小畜》:“舆说辐,夫妻反目。”
57、安不忘危:在安定太平的时候,不能忘记有出现危险和灾难的可能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安而不忘危;存而不忘亡;治而不忘乱;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58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:修善的人家,必然有多的吉庆。《易传·文言传·坤文言》:“”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59、损上益下: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。《周易·益》:“益,损上益下,民悦无疆。”
60、穴居野处: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,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大壮。”
61、动静有常:指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,指行动合乎规范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动静有常,刚柔断矣。”
62、退藏于密: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,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”
63、上慢下暴:君上骄慢,下民强暴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盗思夺之矣。上慢下暴,盗思伐之矣。”
64、数往知来:明了过去,可以推知未来。《周易·说卦》:“数往者顺,知来者逆。”
65、能事毕矣:原指天下之能事尽在《易经》之中。后指本领用尽了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。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66、彰往察来:指记载往事不使湮灭,据以考察未来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,开而当名辨物,正言断辞,则备矣。”
67、失得勿恤:不必计较一时得失。出自《易•晋》:“失得勿恤,往有庆也。”

68、引重致远:犹言任重道远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69、履霜坚冰::踩着霜,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;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,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。出自《易·坤》:“初六,履霜坚冰至。”
70、突如其来: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。《易·离》:“突如其来如,焚如死如弃如。”

71、服牛乘马:役使牛马驾车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72、无往不复:指未有往而不返的。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。《易·泰》: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。”
73、硕果仅存: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;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,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。《易·剥》:“上九,硕果不食。”
74、无咎无誉:意思是既没有错误,也没有功绩 。比喻工作表现一般。《易·坤》:“括囊,无咎无誉,盖言谨也。”
75、灭顶之灾:指水漫过头顶,比喻毁灭性的灾难。《周易·大过》:“过涉灭顶;凶。”
76、即鹿无虞:是进山打鹿,没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帮助,那是白费气力;后比喻做事如条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,必定劳而无功。出自《周易·屯》:“即鹿无虞,惟入于林中;君子几,不如舍,往吝。”
77、羝羊触藩: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,进退不得;比喻进退两难。出自《周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羸其角。不能退,不能遂。”
78、匪躬之节:是不顾自身利益而尽忠王室的节操。《周易·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

79、拔茅连茹:比喻互相引进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《周易·泰》:拔茅茹以其汇。
80、应天顺人:是顺应天命,合乎人心。《周易·革》:“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”